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專題式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,以下簡稱 PBL)是一種教學法。學生藉由主動參與真實世界相關、對個人有意義的專題,在過程中獲取相關的知識與技能,而其最終的解決方案則充滿了各種未知的可能。

 

PBL 的「專題設計」及「教學實踐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專題「設計」黃金準則

1.有意義和可解決的問題

專題應該是學生可以理解並感興趣的,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

2.開放式的探究

專題要讓學生有開放式的探究機會,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。

3.與真實世界的連結

專題要與現實世界有連結,才能讓學生看到學習的價值。

4.學生的自主選擇

學生有自主選擇和決定的權利,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。

5.反思和改進

給予學生反思和改進的機會,讓學生學習如何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。

6.同儕互評

讓同儕間有互評的機會,方能使學生學習從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。

7.公開展示

提供學生公開展示的機會,讓學生獲得認可和鼓勵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教學「實踐」黃金準則

1.設計與計畫:

老師應該依據自己的教學背景和學生需求來創建和調整專題。

2.符合課綱標準:

老師應該使用課綱標準來規劃專題,以確保專題涉及學科的關鍵知識和理解。

3.營造學習文化:

老師應該和學生一起營造促進彼此成長、開放式探究的學習文化。

4.規劃活動:

老師應該和學生一起規劃專題活動,包括任務、時間表、資源和作品。

5.以鷹架協助學生學習:

教師應提供各種課程和教學策略,以支持所有學生都達到專題的學習目標。

6.評量學生學習:

老師應使用形成性評量和總結性評量來檢驗學生的知識理解、習得的技能等。並對於團隊和個人作品,都應該進行自評和互評。

7.投入與指導:

老師應和學生一起投入學習和創造,並在適當的時候培養學生技能,再次引導學習方向、提供鼓勵和肯定學生的成長。

 


Top